點閱: 233

憤怒/生氣對大多數人來說,是個會想敬而遠之的情緒,長期累積或無法抑制的憤怒,也確實會造成社會悲劇以及疾病。
但透過憤怒這種情緒的覺察,我們是可以從中更了解自己的。

自我反思

聽朋友說過,她前男友在生氣時,她對他說:「你好好想想你在生氣什麼,去覺察生氣背後的那個情緒。」
讓對方愣住。
但這是真的,生氣只是表達需求的一種手段,當我們發怒時,必須要停下來、離開現場、避免發表任何言語給當事人,
並自己去想,「我為什麼會對這件事生氣?我為什麼會對他的反應生氣?」「我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?」
你會更認識自己。
曾經當我這麼做時,雖然離開現場時非常憤怒,但邊想邊走著,我卻意識到,我是否表現地不值得被尊重、不值得被好好對待,而針對這些信念去做轉換,換個方式想與做,問題就解決了,有時候並不是一定要對方符合你的需求,而是你自己要怎麼看待這件事。其實生氣很多時候,背後的原因是:「我想被關心。」「我怕不被愛。」以及不夠愛自己,才會苛求對方必須如何如何。
之前跟朋友聊天,他談到非常有幫助的自我反思方法,筆記下來分享給大家。
1.有所覺悟:「每件事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,而且都是有助於成長的。」
2.去想:「這件事是我的問題嗎?」
是的話,那最好,我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缺點,能夠成為更好的人。
不是的話,那我幹嘛管。
透過這樣的自我對話去深入瞭解自己,平撫情緒所帶來的傷害,就不會過度執著在情緒裡。

畫出界線

另外,憤怒其實也是一種畫出健康界線的手段。
在上擴大療癒時,老師舉例有個案在療癒後,反而隔天跟公公起衝突,她不能理解原因,
但瞭解事情緣由後,原來是個案長期隱忍公公的軟土深掘,接受療癒後,反而首次展現憤怒,讓對方知道她的底線在哪,之後就有健康的相處界線,不會被對方一直步步進逼,往痛點踩。
我自己平常也是不容易生氣的人,而且習慣避免衝突,其實不太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憤怒,
但當我某次試著用較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後,其實心裡輕鬆很多,至少說開了,不是自己生悶氣而對方一頭霧水,
讓對方知道自己在意什麼,為什麼會不爽,期待之後對這件事的回應是什麼,這樣的溝通,我想對關係是有正向幫助的,只要記住不要口出惡言,駟馬難追,以及不要動手動腳,我們可以做個理直氣和的人。
其實希塔療癒跟般尼克療癒,對於信念與情緒的清理,都有成效蠻佳的處理方式,如果你想體驗的話,歡迎跟我預約。
諮詢與療癒體驗(每小時費用-當面)
諮詢與療癒體驗(每小時費用-視訊/通話)
延伸閱讀:[個案回饋]信念轉換後愁緒消散了